公海赌船

专家舆评|如何看待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炮轰今日头条和算法?

大家好!文章分为四个部分,敬请浏览!

一、钟睒睒的“两个面孔”

二、钟睒睒加剧了“两个舆论场”的撕裂

三、钟睒睒对于算法的观点是对的吗?

四、首富或许制造了一个网络新梗:绿瓶水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近日,农夫山泉的创始人钟睒睒几段言论在网络上流传较广,尤其是他对今日头条平台和算法的抨击引发较大关注。

值得关注的是,钟睒睒炮轰算法是在20日,国家四部门在24日联合开展了“清朗·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”专项行动,针对算法的部分弊端展开了治理。表面看起来是钟睒睒的炮轰引发了行动,但是细看专项行动文件的签署日期是11月12日,看来是纯属巧合。但是事件会带来较大的想象空间。

钟睒睒希望今日头条和创始人张一鸣向他道歉,原因是平台的算法给他带来了巨大伤害。在今年二、三月间的成为网络主角之后,他一直将自己视为受害者。

此外,他还炮轰了拼多多、企业家带货等现象。由于他话题涉及的对象都是当下中国最受关注的平台、算法、直播等,他本人又是首富,因此一时引发轰动也是可以想见的。

钟睒睒的言论,从他的立场来说有道理的,毕竟他是负面网络流量的受害者。

但是从网络舆情的角度分析,能够看出更为丰富、更为复杂的东西。我就此给大家解读一下。

一、钟睒睒的“两个面孔”

钟睒睒现在是以两种面孔出现于公众面前的。一个面孔是呈现于现实社会、尤其是主流社会中的,另一个面孔是存在于网络社会里、尤其是网民心目中的。

前一个面孔是正面的积极的,是个企业家形象;后一个面孔却是负面的消极的,是在中美竞争大背景下,和“润”高度相关、爱国面孔可疑的富豪。

具体而言:

在现实社会里,他是个著名的民营企业家,中国首富,创造了巨大税收、就业和社会财富,是传统舆论中的正面积极人物。在助农富裕过程中,他做出了大量积极工作,也获得了官方的各种肯定。

但是在网络上,在规模巨大的网民的心目中,他对于社会的贡献已经被漠视了,网民只记住了他是一个因为儿子国籍问题引发了激烈争议的企业家,一个即将把财富帝国传给“外人”的企业家。

群体情绪的特点在于,只需要一个负面的标签,就足以抹煞多数正面的印记。这就是群体情绪的威力,和不可思议之处。钟睒睒即便在现实社会中获得了足够的正面评价,也有官方舆论的盖戳认定,但是因为在爱国主义这个泾渭分明的原则问题上冒犯了网民,掉入了一个舆论陷阱,从而被为数众多的网民打上了一个负面的标签。更何况,网络舆情本来就是作为官方的、现实社会的对立面而出现的,现实社会的正面评价不影响网络舆情的发酵。

尤其在网民群体对于资本的看法发生反转、中美发生激烈国运碰撞的最近几年,网民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激情被彻底引爆,他们戴着强烈的意识形态滤镜看待社会名人和企业家,以及领导干部,任何一点不符合爱国主义预设框架的行为,都会被冠以意识形态风险的帽子,从而被网民“监视居住”。钟睒睒舆情的爆发,正是撞到这股网络舆论和网络民意的枪口上。

或许有人说,现实社会对于钟睒睒的正面评价,主要来自官方为代表的主流社会,而网络社会对于钟睒睒的负面评价主要来自网民群体,尤其以中低收入群体为主,而且前者大多是理性的,后者更多是非理性,因此大可对后者进行忽略。

但是问题在于,后者是一个巨大的群体,在线上是网民,在线下是消费者,如此规模,放在哪里都是不容忽视的群体力量。所以大家就可以理解,在舆情爆发后,网民用脚投票,农夫山泉包装水业务上半年大降了18%还多,网民的围攻一直令钟睒睒倍感困扰,并在今天演变为钟睒睒对于各大平台的声讨和宣战,战火和战场,一举扩大了。

由此可见,线上问题、网民问题,才是最令钟睒睒耿耿于怀、内心难安的问题。

二、钟睒睒加剧了“两个舆论场”的撕裂

由于现实和网络、官方和民间,常常存在“两个舆论场”现象,就是两种舆论不同步的现象。现实社会遵循权力和利益的法则,并且常常是官方观点占据主导;网络社会遵循弱者正义和群体情绪的法则,常常是网民观点占据主导。这使得“两个舆论场”经常出现不能合拍、乃至观点冲突的现象。

近期曝出热点新闻的钟睒睒,由于线上和线下的评价迥异,使之成为线上、线下两个社会撕裂的标志性人物,并且加剧了两个舆论场的冲突。

由于他是民营企业家,也因此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。今天在经济社会发展不景气的时候,扶持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,成为一种政策导向。央视在引导社会舆论、试图为民营企业家营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的时候,对钟睒睒进行了专门访谈,时长也破了历史记录,但是效果如何,依然存疑。因为从众多网民的留言看,网民不光没有改善对于钟睒睒的负面印象,反倒迁怒于央视,认为央视为钟睒睒“洗白”。而且,今天钟睒睒依然对于网络言论抱以愤怒,可见网络环境并未改善多少。

可以说,正是由于网民的群体情绪依然存在,这就导致所有为农夫山泉和钟睒睒改善营商环境的努力,效果大打折扣。因为网络舆情和网络舆论的主体是网民,只要他们的群体情绪依然是敏感的、带电的,就意味着涉及到农夫山泉及其创始人的网络舆论就会是负面的、抵触性的。央视和官方出面也无济于事。这反过来也证明,改善营商环境的钥匙掌握在农夫山泉及其创始人自己的手里。

由于他只将自己看做受害者,而忽视网民对于国籍问题的严肃关注,致使他和网民群体一直处于严重的对立、对峙状态。彼此都不打算放过。在央视访谈中,主持人给了他一个机会,希望就此给出一个满足网民诉求的说法,但是他轻描淡写的说法,未能服众。在江西,媒体就此再次提问,但是他依然未能自圆其说。

应该说,这是一个“刺”,横在网络舆情之中,也横在双方之间。双方都如鲠在喉,也难以握手言和。

三、钟睒睒对于算法的观点是对的吗?

钟睒睒炮轰今日头条和算法机制,认为头条长期以来容忍一些攻击性的谣言存在,并进行了流量鼓励,因此他期待头条及其创始人向他道歉。

谈起今日头条和算法机制,是个异常复杂的话题。当话题涉及到一个拥有数亿用户的平台的时候,我们其实就是在谈一个社会公器和社会问题。无数个天才程序员试图向社会营销和推广他的APP,但是成功的仅是极少数,成长为今日头条这样平台的更是少之又少,放眼世界,或许就这么几家。这就涉及到资本、商业、权力、国民性的博弈问题。胜出者总有理由,在这一点上,“存在即合理”的哲学思想反倒具有解释力。尤其是一个曾经野蛮生长的技术,它的背后肯定不仅仅是技术的原因,而是社会因素。即便它有这样那样的问题,但是只能处于政府和社会以及舆论的监管之下,不断改进,正如美国的Facebook和Twitter,被认为导致了不少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,但是也只能在资本、权力、舆论之间,不断调适和社会各方的关系,以获得各方各自妥协、尚能接受的发展。巨大的平台在顺应时势成长起来之后,出现巨大阴影也是必然事情。

算法的背后,是技术对于人性的驾驭和加持。一旦大规模无约束地应用,如同“虎兕出于柙”,会放任人性中的灰暗面,而伤害社会的正能量。算法在中国社会出现之初,就引发了社会各方尤其是监管部门的关注,进而严阵以待,严加管束,但是依然获得了大发展,并且一路高歌,出现了影响更大的短视频,并推出了抖音的国际版Tik Tok,获得了国际影响力,反倒本身成为中国出海的软实力象征了。

再回到算法本身,它营造了信息茧房的现象,并在社交软件的时代,两者一起以技术之力,促进了社会分化、观念撕裂现象的出现,并加剧了流量社会的负面效应,应该说,算法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,尤其在当下,群体情绪一直是个不稳定因素,又在算法加持下,经常爆发为重大舆情。可以说,对于算法的监管,一直就是主管部门工作的重点内容,而且一直没有放松。

但是问题在于,当今天中国面对的问题从国内问题为主,又上升到了中美博弈的国际问题的时候,平台的作用被放大了。平台的技术力量和资本力量被赋予了国家使命,在人工智能、国际传播等领域需要承载参与国际竞争、争夺国家话语权乃至影响未来国运碰撞胜负的重任。这就使得人们考察评价平台的视角,变得复杂而多元了。

但是对于中国来说,国内的问题才是第一位的,内忧的压力或许大于外患的压力。这使得对于算法的约束和规训,一直是个社会关注重点。今天四部门再次启动针对算法典型问题的治理,不过是个例行巡视,效果如何,还有待观察。更多的时候,政治宣示本身就是治理手段,就意味着态度和价值观,如果反复宣示,就是一种坚定的权力意志。

说了这么多,实际是想说明,钟睒睒对于算法的抨击,不是个新话题,由于他感受到了算法的威胁,所以才从个体的角度出发进行抨击。

但是复盘他的遭遇和受到的攻击,能够看出他批评算法的出发点是因果颠倒的。

应该说,是网络首先出现了大量针对他的不满情绪言论,然后平台算法或许加剧了这个现象。将平台出现的大量的负面言论归咎为平台和算法,有点本末倒置之感。

很显然,钟睒睒大概率陷入了“头条茧房”,就是由于过度关注自己的信息,反倒触发算法机制,将网络海量一般的负面信息吸引过来,排山倒海,浊浪排空,自己经常被负面信息淹没到难以呼吸。忽视类似信息,反倒有利于降低伤害程度。

钟睒睒可以就一些负面的攻击性信息,向平台进行投诉举报,但是如果希望平台将全部负面信息,甚至将网络舆论、网络舆情进行重置,这是几乎难以完成的任务。毕竟里面很多言论都是网民心声,也是一种发声的权利。

今天所说的平台的“避风港”原则,简而言之就是平台接到权利人侵权投诉后,应当毫不迟疑地删除相关链接,否则就要承侵权责任。这是平台、用户、技术伦理、法律、权力多方之间经过反复博弈之后才取得的一个“最大公约数”原则。钟睒睒问题并非新问题,解决的路径也大概率遵循此原则。

问题还在于,即便今天中国社会对于算法机制的整体看法是复杂而敏感的,但是由钟睒睒这个敏感人物率先站出来进行炮轰,也部分地丧失了合理合法性。因为网民倾向于认为他是为自己辩护而批评算法的,并不见得是站在公众利益的立场来批判的,更谈不上是出于爱国主义。当相当数量的网民持有相同或者类似观点的时候,那就是个不容忽视的网络舆论。

四、钟睒睒或许制造了一个网络新梗:绿瓶水

钟睒睒的矛盾之处在于,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,由此抨击各大平台和算法,又要借助公众人物身份,吸引媒体聚焦,来推广自己产品,打压对手产品。这就导致了一个角色的冲突,也带来了风险。

比如此次谈到农夫山泉推出的绿瓶纯净水,就成了一个最大的逻辑漏洞。

一方面,他说是“一气之下”推出的,另一方面,又说长期喝这种水肯定是不好的,这就导致了前后矛盾,令人无所适从。一位健康博主还举报了绿瓶水,说既然已经知道其长期饮用有害于健康却依然推向市场,涉嫌忽视大众健康。

农夫山泉推出的绿瓶纯净水,本身就是一个异常尴尬的产品。一方面推向市场是了提振包装水的业绩,顺便挤压对手市场;另一方面,在今天又说长期饮用不好,更加凸显了产品定位的问题。

绿瓶水如同一个双刃剑,打压了对手,也伤及了自身。它可能成为一个网络新梗,成为网民吐槽农夫山泉的一个证据。

绿瓶水还一举关联到了竞争对手,引发网民联想,而此竞争对手在网民心目中,是一直作为农夫山泉和钟睒睒的对立面出现的,代表了网民较为正面的网络观感。绿瓶水成为一个链接,将竞争双方链接起来,网民对两者的不同观感,一目了然。

由此观之,绿瓶水被钟睒睒抛出来,本意吸引关注,不料反倒成为一个异化的传播标签,导致了较大的风险。

相关新闻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0551-65322613

邮件:zxl@boryou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 8:45~17:45

公司资讯
公司资讯
舆情简报
舆情简报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