淀粉肠“塌房”风波:小心误伤合规厂家
今年“3·15”期间,有媒体报道称一淀粉肠厂家工作人员爆料,淀粉肠原料使用了鸡肉和鸡骨泥。“淀粉肠塌房”引发大量网友关注。
3月17日,一销售淀粉肠的商家在直播中表示,2小时已经吃了10根淀粉肠了,希望大家能理性看待。同日,山东日照一大学生在街边买淀粉肠,看到售卖淀粉肠的阿姨特意拿出厂家的食品安全声明书,陕西西安一大学生也发帖称,校门口的淀粉肠摊位贴上了检测报告和食品安全声明书,该摊位之前未贴此报告。同样受到冲击的还有淀粉肠小王子直播被几万人同时抨击,客服挨骂,销量锐减。
相关话题#淀粉肠小王子直播被几万人同时抨击# #淀粉肠小王子发声# #商家直播2小时连吃10根淀粉肠# #路边卖淀粉肠阿姨主动出示声明书#等陆续引爆热搜,原本没有上“3·15”的淀粉肠却成为舆论的热议话题。
01 舆情趋势 / BORYOU TECHNOLOGY
根据博约新媒体大数据公海赌船中心数据显示,3月15日0时至3月21日14时全网共监测到相关舆情信息320102条。从数据趋势图来看,该舆情从3月15日开始发酵,18日达到舆情高峰,随后开始下降。新浪微博和客户端是话题的主要传播渠道。
舆情走势图
从关键词云图来看,本次事件讨论热度较高的关键词主要为“淀粉肠”“骨泥”“食品”“塌房”“淀粉”等。
关键词云图
02 舆情详情 / BORYOU TECHNOLOGY
网民观点
1、表示淀粉肠不合格一事有争议
部分网民认为315晚会未曝光,媒体报道也没有透露具体厂家或品牌,舆论对新闻真实性存疑。
新浪微博@长矛沾屎戳谁谁屎111:可是315晚会根本没有提到淀粉肠呀?是央视网在315那天晚上说淀粉肠,媒体采访做宠物食品的厂家,只采访了一家,最后拿来说人吃的淀粉肠。
新浪微博@不想上班第NNNNN天:我也感觉全国不止一个生产厂家,品牌也不同,315这个太草率了,也不具体说哪个厂家。波及一大片。
新浪微博@johnzmzmzm:1这是央广网短视频内容,不是正规315晚会内容;2即使原视频,提供信息的也是淀粉肠销售商,不是生产商,且没有查证;3不建议吃骨泥的商家是宠物食品淘宝店客服。
2、表示淀粉肠“塌房”事件破坏了整个行业。
部分网民认为不能因媒体指向不明,便否认其他合格良心厂家,一棒子打死所有人。
新浪微博@-天下第一帅哥-:一个不合格,两个不合格,大部分不合格,不代表全部不合格,再好的东西总有人弄虚作假以次充好,当然也会有真正的国民企业家。
新浪微博@孤岛钻洞:同样的剧本,几个月重演一遍。说福岛核电站排净化水的时候也是,一夜之间毁掉多少渔民和商家的生活,现在又来一遍。
新浪微博@牡丹仙子一枚:事实上,从小吃到大也没见吃出什么问题呢。不曝光品牌或者具体厂家,直接破坏一个行业,也是厉害。
3、表示各大淀粉肠厂家应尽快公开检测报告及生产流程
部分网民认为食品安全离不开透明公开的监督,拿出合规的质检报告是最有效的回应方式。
新浪微博@Arsenal_X_H_T:淀粉肠摊主回应得体,明智之举。责任心和信任,皆源于透明公开。
新浪微博@迅猛大侠:建议卖淀粉肠的最近把肠的包装纸箱,厂家检测报告都亮出来,正规的我还是会去买的。
新浪微博@xiaoli3229:公开制作过程,要真实地拍出来。
4、表示在淀粉肠“塌房”事件中,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摊贩
部分网民认为媒体模糊报道煽动民意,黑心厂家被隐身,个体经营小贩却深受其害。
新浪微博@魔法师ky:反正媒体宣扬淀粉肠塌房,后面再发布小贩们的凄凉现状,流量拉满不愧是学新闻的。
新浪微博@爱在第十七片海:哪个牌子不合格都不说明白,就一棒子打亖所有人,这些小贩就靠这些维生了啊,给他们点活路吧。
新浪微博@吃饱饭摆个烂_:无差别地扫射与模糊的报道,总是底层人民买单。
媒体观点
1、新京报:为淀粉肠立规矩,避免“一竿子打翻一船人”
淀粉肠“塌房”后,在记者的走访中,能看到很多卖淀粉肠的小商贩抱怨自己的收入锐减,生意陷入困境。作为销售终端的小摊贩,抗风险能力是最弱的,而从上下游分工来说,无法把握上游原材料质量的小摊贩也是相对“无辜”的,却最先成为受冲击最大的人群。这多少让人有些感慨,但这也客观体现了当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。
但关键是,目前淀粉肠还没有专门国标,这就为不良商家的随意添加行为留下了空间,不仅造成食品安全隐患,也带来了市场混乱。比如,为了压低成本,一些商家就有了诸如用“不建议人吃”的鸡骨泥代替鸡肉这种掺假行为。如有明确标准,这种混入骨泥、以次充好的行为就很容易被戳穿。比如,以鸡骨泥替代鸡肉,就很难达到基本的蛋白质要求,对厂家也很容易进行索赔和追责。但正因标准阙如,要不是记者暗访中商家自曝,外人恐怕很难发现端倪。而这种模糊状态,也可能连带着正规厂家受牵连。
2、人民网:“淀粉肠”也分品牌,胡作非为的是少数
尽管被曝光的只是部分品牌的淀粉肠,但整个行业正在遭受严重的信任危机。不仅合法生产经营的厂家叫苦不迭,一些以烤淀粉肠为营生的小商贩,也顷刻间陷入灭顶之灾。这样的局面,既令人心痛,也发人深省——少数品牌胡作非为,何以拉上整个行业“垫背”?
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,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,在消费者看来,在小商贩的摊点上,淀粉肠只是一个品类,而不是一种品牌。实际上,品牌的缺失不仅使消费者难辨优劣,对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是一种巨大隐患。对于合法经营的生产厂家来说,这种局面无疑很不公平——他们不仅在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的市场环境中吃了亏,而且还要因“劣币”的行为无辜受过。当商家通过吃淀粉肠来自证清白的时候,何尝不是在宣泄一种情绪,表达一种愤怒?
3、极目新闻:“淀粉肠塌房”爆上热搜情怀不能成劣质食品“遮羞布”
80后、90后对淀粉肠的偏爱,多少是带着一些童年滤镜的。花几块钱就能“享受”到曾经梦寐以求的味道,找回小时候的快乐,哪怕知道它营养价值低,可能还有不少“科技与狠活”,但情怀滤镜可以美化一切,想着也不是天天吃,可能也就不计较那么多了。情怀很美,但情怀不应该被利用,也不能成为“劣质产品”“以次充好”的遮羞布。
4、成都商报:淀粉肠“塌房” 不能让末端摊贩们背锅买单
无论是那些未使用鸡骨泥的厂家商家,还是许多街边淀粉肠小摊,都在冲击波的席卷范围内。目前看,很多处在淀粉肠制售链条末端的小摊贩遭到波及,客源直线下滑,生意难以为继。考虑到地摊经济一边连着街头的烟火气,一边连着不少人的饭碗生计,很多摆摊的都是老人或新创业人群,淀粉肠“塌房”无疑会冲击到他们的谋生选项。这显然是个值得关切的问题。
无良者使坏,连累无辜者遭殃,这不能怪消费者“误伤”,惊弓之鸟式的惶恐和一刀切式的拉黑,与其说是良莠不分的过度反应,不如说是缺乏甄别手段下的正常反应。当然也不能说那些遭殃者“活该”,虽然“一粒老鼠屎毁了一锅粥”是食品安全乱象曝出后常见的链式反应,但那些“粥”也是受害者,不能将其跟作恶者混为一谈,也不能让他们背不该背的锅。
03 舆情总结 / BORYOU TECHNOLOGY
一个没有登上“3·15”晚会的淀粉肠却在今年上演了一出消费维权的重头戏,网传的制作原料“鸡骨泥”除了加深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,也给整个淀粉肠生产销售链造成了巨大冲击。街边摊贩一夜之间从香飘万里变成人人避之不及,可以看出事件余震仍在持续。
淀粉肠虽小,食品安全事大。媒体的曝光会有效震慑以次充好的行为,在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质疑下才能倒逼一个行业刮骨疗毒、肃清队伍重新出发。否则,全链条上上下下的厂家、摊主只会躺平在原来的舒适区,让个别无良商家不断冲击质量底线。而反观之,媒体必须认识到自身对于舆论走向的影响,正如此次事件,没有具体商家、品牌的模糊曝光,反而误伤了良心商家,甚至引发公众过度的非理智情绪。据报道,原本生意不错的淀粉肠摊位门可罗雀,有些摊主正考虑转行,除此之外,还有大批经销商遭遇大批量退货。
在恐慌情绪蔓延下,“一竿子打翻一船人”的现象已然发生,各方还需理智看待此次舆情事件。从监管角度出发,当务之急应趁热打铁,彻底摸排,找出具体的不良商家作出处罚并通告,保护消费者权益、维护合法商家和摊贩利益。从生产商角度出发,自证清白必须付诸行动,如亮明质检报告、公开车间等方式,真正的好产品不怕危机,通过“塌房”事件转危为安反而会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。从治理角度来看,要尽快明确淀粉肠标准,形成规范的市场秩序,要通过标准和常态化监管引导行业重新走上良性发展轨道。
总而言之,一个行业的烂根、顽疾不能拉上其他合法商家或街头摊贩一起为之买单。必须赏罚分明,就事论事,既要严肃处理问题商家,也要让消费者放心消费。毕竟,不论是“3·15”晚会还是媒体的走访曝光,初衷都是为了敦促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。